方志数字化建设思路
发布时间:2019-11-04 17:56:04    发布者: 广东云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档案馆信息数字化的建设和完善,反而方志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相对滞后,造成新编地方志的困境日渐突出,出现了“资源存储格式不统一、资源数字化程度不统一、存储数据库不统一、全文检索平台不统一”等问题,形成了两个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供给侧海量数字方志资源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需求侧用志的的信息资源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方志信息化建设则显得非常紧迫,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可以启发数字方志馆的信息化途径。本文将从方志信息化、“方志+互联网”和“方志+大数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志信息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化建设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尤其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各行业成功应用所取得巨大的成果,极大的启发这对数字方志馆的建设方向和思路。

方志作为全面展示行政区域内地情情况、文化民俗、历史沿革、社会风貌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力平台和渠道,发挥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和方志内容的结合,建设起数字方志馆,可在线更方便的完成编志,用志也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手段,视频、动漫、图文并茂的将其内容展示的更加丰富多彩,让方志走进社会生活。

方志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将方志、年鉴等资源及实物藏品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挖掘、整合,并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媒介对其信息进行交互处理,实现方志的收藏、研究、开发、利用等功能。

与方志馆传统模式相比,信息化建设具有诸多优点。传统模式单纯以搜集、整理、保存志书资料等纸质载体为主,在信息化背景下,方志资源的保存、传递、加工更多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其载体和类型发生了变化,除了纸质书、年鉴外,还会生成多种类型的电子文档和多媒体资料,具有内容丰富、易于查找、共享度高等特点。将方志资源数字化后,以文本影像以及动漫等几种形式呈现,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库的垮库连接,使人们不用对志书资料进行冗繁的手工查找,只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与参观者需面对面的单一服务模式,扩大观众数量,使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选取所需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观看。

方志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技术构成上讲,通常包括网络化建设、书目和藏品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及方志馆网站建设等。

二、“互联网+方志”

互联网+方志”是创新下的方志和互联网发展,进行结合的新业态,也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方志和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方志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提升方志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方志事业发展新形态,推动方志事业发展中的各种良性演变,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数字方志馆的建设,是“互联网+地方志”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志数字化资源是“互联网+地方志”的核心资源。离开数字化资源,信息化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字方志馆的重点在于系统梳理、收集海量地情资料数字资源,进行加工,这是形成“互联网+地方志”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通过信息平台和信息通道以及信息市场,将方志的信息收集者(志书编者)、经营者(信息传播者)、信息用户(用志者)有机的组织起来,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完成地情资源的开发、交换、反馈,从而减少地方志信息的无向传递。使其在参与社会运作中了解社会对方志所载信息的需求情况,反过来又提高志书编撰的水平,促进方志事业走向繁荣。

 “互联网+方志”为特征的数字方志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征集:入志资料收集是方志编撰的基础性工作,方志信息量大面广难度大。挂一漏万难以避免。建立地情资料信息库,有的放失的征集修志所需的材料,及时的、不间断的、广泛的收集和处理地情材料。

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编写过程:修志过程参与面广知识面众,多学科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均有涉及。对志书索引进行标准化规范,对志书和年鉴等初稿、统稿、审稿、付印稿的差异性进行连续标识,做到每个修改的版本控制。对编写过程的实现自动管理和自动控制,志书编者只需关注于内容编辑即可。

利用互联网加大方志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志理论研究难以深化,主要原因有同一问题在同一个层次反复研讨,重复探讨,缺乏由一家之言变成公理的机制;还有志书已经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由于交流和共享机制的缺乏,还有人在苦苦寻找解决之道;还有志界已经否定的东西,有人还当成修志的指导原则。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拟定研究课题、通报研究情况、交流研究情报、总结研究成果、出版方志理论研究年鉴等,对于大湾区城市来讲更加重要。

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大方志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开发性,时间和物理距离的不设限的特性,采取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传播手段,对方志内容运营,用动漫、视频、图文并茂加工方志内容。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APP客户端平台上编辑并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并可碎片时间浏览的方志地情信息,吸引公众的关注,促进方志的学习、了解、利用和交流。

三、“大数据+方志”

在大数据视野下,数据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地方志资源所蕴含的大数据特性如能善加运用,不仅将使方志文化更好融入大数据的时代洪流,而且能为地方志研究发展带来新的变革,甚至能将学科研究推入崭新的"计算"领域。

地方志是一个集大成者的数据宝库,其囊括了行政区域内地情情况、文化民俗、历史沿革、社会风貌等等诸多内容,包括地理、气候、人口、环境、经济、规划、发展、名人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日积月累下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使其天然的成为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宝库。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历史文脉传承上的连续性、在反映时代发展上的鲜明性、在突出地域特色上的区域性、在记述区域内各类事物上的广泛性、在资料来源和横向比对上的真实性等特点,真正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功能作用。 

正如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观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方志地情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清洗、可视化分析、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使用语义引擎智能提取信息等操作,形成一条可供决策参考的反应环境变化、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出各行各业之间微妙的相互影响性、依赖性,找出一个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均衡发展的平衡点,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