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档案工作是开发区工作和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开发区档案管理,统筹推进各部门各单位档案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共用,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利用水平。
一、推行档案集约型管理
将各部门各单位档案集中到国家综合档案馆进行统一整理、保管和利用,档案分散管理变为规范集中管理,档案装具和档案管理软件等基础设施一家解决、全区享用,节约人、财、物成本。汇聚档案资源,将不动产档案、城建档案、科研档案等各单位档案集中管理,突破本部门本单位局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服务社会、融入经济、辅助决策”等方面重要作用。
积极探索重特大专业档案资源建设,实现档案资源优化配置和档案信息共享共用。开展重特大专业档案接收征集,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加强重大战略、重特大事件、重要文献遗产、重要人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题档案资源接收征集工作。落实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逐步制定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专业专门档案资源建设方案丰富专业档案种类,优化档案结构。
推动建立重特大项目档案库。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进一步深化档案服务项目理念,制定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专业专门招商引资项目档案资料建设方案,实施对全区重特大项目、重点企业档案业务指导,逐步建立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档案库,实现从项目洽谈、签约、开竣工、生产经营等全链条资料全覆盖。
二、以档案赋能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是开发区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工作,发挥科研档案和科学数据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开发区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档案的科技知识储备进行项目查重和查新,避免科技计划的重复立项。在开展新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赋能开发区科技创新工作。
全链条、全流程跟踪科研过程所产生的档案,联接其科研人员、科研设备、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多层次多部门多园区参与科研档案,通过进行技术交流推广与应用,不断拓展档案科技领域延伸,提升高质量科研档案内容供给能力。加强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的信息共享和深度开发,协同同行与相同园区进行共享利用,服务开发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
三、积极对接“数字政府”建设
将“智慧档案”纳入“数字政府”“智慧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整合后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作用,避免信息孤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新技术的运用,为开发区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积极对接“数字政府”建设,主动融入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建设,通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线查询、在线利用等便捷服务,提高开发区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广实施辖区内部门和单位的办公OA和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确保电子档案移交和长期保存过程中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要创建科学的档案可信存储与验证体系。采用区块链、CA认证技术进行档案存证溯源,防止数据损坏、篡改,实现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可信化、可追溯管理。建立适应开发区数字档案资源管理要求、满足数字档案室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数字档案室建设力度。
四、构建档案“一张网”体系
以档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档案“一张网”体系,有效满足公众档案信息需求,提升全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统一平台,采用云架构独有私享逻辑建成并开通全区立档单位的数字档案室系统,实现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衔接,同步开展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并逐步实现档案单套制管理。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有力支撑下,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和数据挖掘,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信息需求层次要求。推动“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最多跑一次”服务,深化推动数字档案室建设。
五、加强档案共享与利用
将档案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共享和深度开发。充分利用档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创多方式、多渠道的档案利用手段,智能汇聚一人一档、一事一档、一企一档,形成主动用档、智能用档的模式,为政务辅助决策服务。不动产档案、城建档案、项目档案等专门档案均带有地理信息属性,结合GIS 地理信息将档案资料与空间地理图形建立关联,直观展示档案之间关系,宏观的智能可视化城建和不动产等的关联关系,规划和城市内生关系,为城市管理、城村联动、城建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