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非遗大数据平台”)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非遗大数据平台(www.diich.com)正式上线。
发布仪式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通过视频表达了对非遗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的祝贺,同时,也感谢了中国对国际非遗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该项目负责人罗勇介绍,大数据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保护、传承和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该数据平台建立了非遗项目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唯一的国际标识编码,搜集并整理了全球220万项语言版内容。
非遗大数据平台首席设计师柳科表示,平台最终要收集87万中国非遗全量词条,后续一方面会以审核认证的方式催化用户自发去完善维护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会和多家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寻找数据出口和产品形态。
据了解,普通互联网用户随时可以在大数据平台对非遗条目进行检索,还可以对国际非遗商品进行防伪查询。
在发布会上,非遗大数据平台发起方永新华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以腾讯、京东、网易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以中央美术学院、FESCO为代表的教育组织和培训机构,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计划,并与以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为代表的文化相关组织机构达成了非遗保护计划。聚合多方之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新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活态灵魂”,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所在。